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极品的杜小芳,极品的李潮

今天收到辅导员杜小芳的一封邮件,邮件内容用了一半的篇幅来拐弯抹角地教训我没礼貌,全文如下

邓XX你好:

来信已收悉
学院奖学金除大二年级按照上学期和下学期比较外,其他年级都按大学本学年和前一学年学业成绩进行比较,你大三学业为XX点多,大二学业为XX点多,在申请进步奖同学的排名中比较靠后,这个请你周知,另外作为一个大四学生,写信不知道基本的礼仪,也是我的责任,没有对07级同学进行基本的礼仪教育。希望我们以后共同改进。
祝好

杜小芳

读完这封信,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以前只听人说杜小芳极品,今天是真正亲眼见识到一回。语气貌似文雅,读上去更多地是在责怪自己,实际上则是阴阳怪气地教训别人。当然了,我也不是没有责任。除了邮件没有写“你好”“此致敬礼”之外,因为当初申请信我没有亲手交到辅导员,而是找人代交,于是最后加上一句:“究竟有没有收到我的申请?”语气似乎有点重。不过前提是我不知道这个邮箱是辅导员的,而是以为是专职收信件的学生,故有此疏忽。但是杜小芳这个极品我们也不是见识过一次两次了,之前别人也有过类似的不快经历,于是我如下回复:


第一,我不知道这邮箱是辅导员的。第二,想骂我直接骂,用不着拐弯抹角。

说起杜小芳,可真是没见过水平这么差的老师。平时说话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就让人不舒服,说起话来语无伦次磕磕巴巴,而且总爱说一些十分刺耳的话,故而在班群上有人赐杜小芳芳名“杜大臭”。好吧,就算这是个人的风格,皮笑肉不笑也是生来如此,怨不得人。但是她的水平之差绝不仅限于此。

记得她曾经开过一门叫做文化遗产什么的课,一学期上下来浑然不知她讲过什么。原因何在?因为她简直把文化遗产课当成年级大会来上,在课堂上就训起话来。有时候又找什么学院新老师试讲(其内容跟文化遗产完全无关)。她自己也知道这样还是讲不满课时,于是又有妙招,每次一共两节课,第二节就用来做pre,只剩一节课用来东拉西扯(内容根本毫无逻辑,前言不搭后语)。一节课总能撑够时间吧?结果还是不行。以至于她自己就在课上坦承,由于自己身兼辅导员,平时比较忙,这门课就没时间做太多准备。卧了个槽,我们花一个学期就来听你语无伦次东一句西一句地凑出的毫无准备的玩意?要说胡莹之流主讲的马哲虽是狗屁不通,但我们至少还是见识到了狗的屁股长什么样子。杜小芳的这门课连个屁股都看不到。(说这么多不文雅的词,真是罪过)

记得文革的时候每次要批斗一个大反革命时总要拉上一些小反革命来“陪斗”,我今天也扯上一个极品英语老师李潮来“陪斗”,因为这两个人是我在大学见识过的水准最差,纯尸位素餐的所谓“老师”了(不禁让人怀念起高中时欢迎我们二十四小时给她打电话咨询问题的英语老师,真真有天壤之别)。比起极品,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亲自见过的最厚颜无耻的老师了,此君教大学英语,我有幸上了一年半他的课。发现他的课有一个规律,他讲课时,除了英语不讲,什么都讲,一会扯到“先进才要挨打”,一会扯到自己女儿出国,,一会又扯到国外大学奖学金多,总之天文地理讲了个遍,就是不讲课文。每次两节课就这么混过来了,到头来也不觉得害臊。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上课以后开始放介绍外国大学的节目(还是中文节目),每次放他个二三十分钟,第一节课就差不多要结束了。连咱班乖乖女小赵菁都说这是她见过的最烂老师,可见这绝非我一家之言。

上了一年实在顶不顺了,就选了一个别的老师。再过了一个学期,这李潮又开了一门BEC中级的英语课,我想这下有了指定教学内容,他总不至于东拉西扯了吧。然而我又大错特错了,还十分幸运地被选为助教。于是我接到了他的一个电话让我去q群上通知一点事情给全体同学。我说没有这样大的一个群,他在电话里十分做作地哈哈大笑了几声,说:“哈哈哈!笑死个人了,怎么会没有能加几百个人的群?我不管了,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不负责的态度一览无余。到后来,我宁可被点名也懒得去上这水货的课,到了学期末的时候在课上又十分虚伪的说:“非常感谢这位助教这一学期来对我工作的协助,虽然很难在课上看到你,哈哈哈。。。”最后还给我一封“推荐信”作为助教的证明表示感谢,还没下课我就撕了扔课室的垃圾桶里了,不是我多么爱憎分明,只是这破玩意有鬼用?

还有一次期末考要口语测试,不知道他装什么X,要每个人把自己曾经生活的省份城市都要注明,说会有当地的口音以便老师纠正。又加上一句:广州市也要写上是在什么区啊,白云区有白云区的口音,海珠区有海珠区的口音。这不是摆明扯淡么?最后口语考试每人只有三五句说话的机会,也没见老师有什么纠正学生“白云区口音”的行为。真是装X大神了。

他的装X事迹实在是不一而足,比如他喜欢用完粉笔之后“帅气地”扔到地板上,你以为你陈冠希啊。

我的格调真是越来越低了,尽写这种蛋疼的东西。以后会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